近日,一款名为“弥未”的青梅果酒横空出世,与其他酒类产品所不同的是,这款果酒主打“0糖”,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丰富的膳食纤维,保证每瓶约富含45颗青梅,意图为迎合未来健康生活的新趋势,试图成为酒界的patagonia。
但在饮酒文化盛行的今天,这款“弥未”能否如愿以偿呢?
趋势分析:饮酒习惯待改变,理性饮酒需倡导
我国有4.5亿饮酒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云约酒、低度酒解压、小酌微醺等新奇的饮酒方式层出不穷,但最终回归的焦点只有一个:健康饮酒。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饮酒限量:成年男性一天的饮酒量不超过25g纯酒精,超过该指标被认定为“过量饮酒”,而每天摄入61g及以上纯酒精则被认定为“有害饮酒”。据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的饮酒人群比例为33.8%,其中有1.23亿人属于过量饮酒人群。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对于健康饮酒的行为习惯还有待加强倡导,而对于酒产品本身也需要从健康的角度进行酿造,对人体有益是时代需求也是趋势所在。
“弥未”青梅酒主打0糖模式,添加多种膳食纤维,对人体饮酒后有何益处?
如何从酿酒工艺上打造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酒产品呢?
研究表明,酒精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与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人体在正常摄入食物之后,饮酒将会导致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加重身体负担;而如果酒液中还额外含有糖分,经过代谢就会产生乳酸进入肝脏,加重肝脏和胃代谢的负担,引起身体不适。
因此主打0糖模式的酒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会更加健康。而“弥未”青梅酒在长达8760个小时的酿造过程中,充分将糖发酵成酒精,达国家0糖标准。同时,“弥未”通过技术手段,采用天然、零热量的甜味剂代糖“赤藓糖醇”代替酒精内的糖成分,在不参与人体供能的情况下增加青梅酒的甜度、厚重感和润滑感。
更重要的是,在富含天然青梅膳食纤维的情况下,“弥未”青梅酒添加了多种膳食纤维,能够在胃肠道中形成一道保护膜阻止酒精的吸收,保护胃肠道,又能够激活解酒酶活性,促进已经吸收的酒精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起到阻止酒精吸收和促进酒精分解的双重解酒功效。其中名为“抗性糊精”的玉米淀粉类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直接将乙醇包裹起来带出体外,帮助清洁肠道,具有防治脂肪肝的功效,同时具备了充分营养价值,有益于身体健康。经调查,“抗性糊精”在多款解酒护肝产品中均有加入。
“弥未”希望通过产品本身和消费场景让低度酒回归到酒饮的本质
面对主打“健康舒适”的果酒产品,又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饮酒需求?
曾经在啤酒的微醺时代,乌苏啤酒凭借“量大、酒劲足”成为新晋网红品牌,低度酒的兴起,也是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填补了被忽视的饮酒空白。无独有偶,如今“弥未”核心主打0糖模式青梅酒产品,能在保证饮酒健康的前提下,满足不爱喝烈酒/啤酒但想要追求饮酒解压的消费诉求,让本质是酒而非饮料的产品可以延伸到对烧烤、火锅、小龙虾等欢聚畅饮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宽产品受众和消费空间,打造健康舒适为主题的饮酒文化风格,在大趋势之下成为新时代年轻消费者的独宠。
“弥未”团队坚信,通过对自身独特的产品定位去满足细分人群的真正饮酒需求,踩准饮酒人群对于健康饮酒的痛点+未被满足的需求空白,趁势而起从而获得快速发展打造细分品类大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