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她时代 >她新闻

yabo888vip app: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

05月21日
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原标题: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新华社经纬5月20日电(宋亚芬)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许多国家禁止出口小麦和石油,加剧了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整体担忧。联合国最近警告说,人类可能面临二
yabo888vip app: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
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

       原标题:粮食危机即将来临,中美政策逻辑有何不同?

       新华社经纬5月20日电 (宋亚芬)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许多国家禁止出口小麦和石油,加剧了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整体担忧。联合国最近警告说,人类可能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世界上真的有粮食危机吗?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中美政策应对的逻辑有什么区别?

       围绕这些问题,中新经纬研究院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办公室主任胡冰川。他指出,全球农产品供应长期处于紧密平衡状态,但83%的谷物是自己生产的。因此,全球粮食安全的局面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紧张。

       中新经纬研究院:俄乌冲突持续了一段时间,全球粮价受形势影响波动较大。你觉得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威胁怎么样?

       胡冰川:俄乌冲突实际上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影响乌克兰播种面积,损失作物产量和贸易量,这是客观结果。第二,在俄乌冲突加深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加深了全球对粮食安全的焦虑,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应和相关商品供应预期的不确定性,这是主观影响。

       全球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长期处于紧密平衡状态。全球粮食总产量约为27.99约1亿吨,贸易量约1亿吨4.7约1亿吨,全球贸易量约占产量的17%,这意味着全球83%的谷物都是自己生产的。

       事实上,巴西、美国和其他具有粮食优势的国家的长期出口只能满足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全球边际人口的调整需求。资源产出相对较小,需要通过贸易获得粮食。像中国、欧盟等,虽然有进口,但基本上不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客观地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不大。

       中新经纬研究院:你认为在全球粮价大幅波动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是否存在一些炒作因素?

       胡冰川:当然。自2020年5月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显然与美联储的无限量化宽松有关。货币宽松支撑了供需基本面的波动,提高了价格中心。这意味着从一个相对温和或相对较低的价格中心到一个较高的价格中心。中间会有波动,资本会参与上涨和下跌。

       为什么中国人买房不买房?为什么人们买股票而不买?这是因为我们的套利机制不允许卖空,但国际期货市场可以双向套利。只要有波动,资本就会参与。

       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大宗商品,只要是被标准化、合约化了,就是一种资本品。所以,在它的价格波动过程中,资本一定会参与。在资本深化过程中,容易导致市场的自我实现。通俗来讲,就是当所有人预期它涨的时候,它就会涨。

       追求利润是资本的本能。我认为资本参与是中立的。资本肯定会一直参与其中。资本可能会提高杠杆率来扩大,但它需要实体的支持。

       中新经纬研究所: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大国,中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坚持确保中国人的工作随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俄乌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冰川: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俄乌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最大的影响是加深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恐慌。事实上,如果中国长期不进口水稻和小麦,它也可以自给自足,中俄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量非常小。此外,水稻、小麦和玉米在中国有进口配额管理。2021年,中国自己生产了大约2.71亿吨玉米,进口玉米2835万吨,只占10%,而2020年中国进口玉米只有1130万吨。中国进口的小麦大多用于饲料,一些优质面粉主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因此,俄乌冲突客观上对中国粮食安全没有影响。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相对上涨将导致国内恐慌。

       当然,还有一个间接的传导。俄乌冲突发生后,农业化学品价格上涨约30%,导致国内化肥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促进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这可能会对后续的秋季粮食生产产生间接影响。但这是分阶段和暂时的影响。

       中新经纬研究院:在政策响应方面,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减少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

       胡冰川:从应对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和保护粮食安全政策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中国应对的第一天。我们已经发布了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而不是因为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夏季粮食即将收获。我预计2022年将出台全国小麦农业机械跨区机械收获政策,可能需要新一轮补贴。为了应对俄乌冲突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中国在财政方面是压实的,政府的目标评估会层层传递。因此,中国在政策上的应对是三维的、全面的。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你认为美国的粮食生产优势是如何形成的?

       胡冰川:美国传统农民数量少,农场合并容易。近几十年来,美国农场面积不断增加,数量下降到200万左右。这使得效率第一成为可能。美国的农业技术也很先进。从育种到农业种植、收获等农业技术,都是系统发展的。

       为什么美国的种子产业能成为世界第一?由于种植规模足够大,种子可以迅速推广,实现商业生产。美国还有许多涉及农业的大学和学科,包括生物工程。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也经历了农业补贴的长期阶段GATT(关税和贸易协定)转移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保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鼓励市场化。如果农场不能继续经营,它将破产并合并。通过竞争机制,出现了高效的农场。

       因此,美国粮食生产的优势是硬技术本身在生产力方面非常强大。第二,没有历史负担,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依靠市场竞争快速发展。第三,注意比较优势。为什么美国不出口小麦,而是集中精力出口玉米和大豆?由于对小麦的需求相对饱和,美国的纬度也决定了小麦的质量低于欧盟、加拿大等。

       中新经纬研究院: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护粮食安全?中国可以借鉴哪些美国经验?

       胡冰川:中国现在是一个过渡时期。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村生产生活稳定。

       进一步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是提高生产力和科技含量。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重点核心技术研究,全面实施农业振兴行动计划。同时,也提出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如何使社会资本更多地进入农业,参与农业生产,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加工和市场销售推广。包括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要素嫁接到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中,以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展开全文

你可能喜欢的
她时代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