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气中的韵味中国】人生最好是小满
【中国节气韵味】
五月二十一日,是小满。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节气。
所谓的小满在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同的含义。在南方,小满是指雨的利润。满,溢出。在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降雨较多,降雨量较大。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南方的冷空气相交,在这里形成了持续的大规模强降水。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小满,河流逐渐满。在这个季节,如果雨水较少,即农业谚语中所谓的小满不满,干田和小满不满,芒种,也就是说,如果小满储存不满水,可能会导致田干裂缝,甚至芒种也不能种植水稻。
在北方,小满与小麦有关。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中国北方的雨季。在小满节气中,北方还没有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或没有雨。相反,气温的快速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通常是北方24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北方的干燥空气比南方的湿空气更容易加热,因此当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温度迅速上升,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中国北方的农田主要是旱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小满节气、小麦等夏季成熟作物的种子已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因此,小满的满不是指北方的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
小满是立夏后的第一个节气,降水量增加;小满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有了足够的阳光和雨水的刺激,颗粒会更饱满。根据这些特点,古人演绎了许多有趣的习俗。
比如祭车神。小满动三车,忙得不认识他。民间谚语中的三车是指水车、油车和丝车。古人相信万物有灵,三车对应三位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过去,水车排水和灌溉是农村的一件大事,水车像往常一样在小满季节开始。在农家车水之前,鱼和香烛被放在水车基上祭拜。祭品中有一杯白水。祭祀时,它被倒进田里,这意味着祈祷水源繁荣。类似地,浙江海宁地区也有流传的抢水。举行此次仪式时,大多数年长的执事人员召集家庭,在确定的日子里,他们在黎明时分点燃火炬,在水车基上吃麦饼、麦饼和麦团。当执事人以锣为号时,他们同时踏上事先安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起旋转,将河水引入田间缓解干旱。这些习俗充分表达了古人对水利排水和灌溉的重视。
据说小满是蚕神的诞生,所以江苏和浙江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的农业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纺织原料主要是北方的棉花,南方的丝绸。历史记载:小满一开始,蚕妇煮茧,治车,日夜操作。可以看出,在古代,当小满节气时,新丝绸已经上市,丝绸市场即将繁荣,蚕农丝商都满怀期待,等待收获的日子即将到来。
“小满”不仅是节气,也是古人的人生态度。古人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发展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恰好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作者:李 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