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迪短视频文案被指控抄袭,引发舆论热议
为什么企业广告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屡屡翻车?
本报记者 杜鑫
5月21日,刘德华主演的奥迪广告片在网上刷屏。然而,短视频博主北京大学满哥发布了一段视频,指责该广告片抄袭。这一举动引起了公众舆论的热烈讨论。
5月22日,奥迪发表声明称,由于监管不力和审计不力,他向相关方道歉,并指示创意代理公司处理。
这不是第一个因侵权而翻车广告的案例。近年来,各类企业广告频频侵犯知识产权。
文案高度相似
在《北大满哥》发布的视频中,对其旧作中的文案和奥迪广告宣传片中的文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只有个别字句不同。
对此,中国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这两段视频的文案非常相似,尤其是北大满哥的原创诗歌在广告片中一字不差地使用。从作权法的角度来看,根据接触 实质性相似的原则
奥迪发表声明后,创意代理M&C Saatchi他还回应说,在视频内容开发过程中,由于公司奥迪服务团队的版权意识薄弱,北京大学满哥直接使用了小满视频的副本内容,向各方道歉,并承诺尽最大努力弥补原作者的损失。刘德华还发布了一份文件,称他100%尊重原创作品,并深感遗憾。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一方面负责广告文案的员工版权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品牌和广告代理的内部审计机制并不完善。
张洪波表示,根据广告商与广告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广告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广告的版权一般属于广告商。在此事件中,广告侵犯了北京大学满兄弟的完整作权,特别是签名、改编、复制和信息网络传播。因此,广告商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包括公开道歉、停止侵权、消除影响、经济赔偿等。广告商可以根据委托合同追究广告公司的责任,并追偿损失。
同时,张洪波认为,与明星广告代言不同,刘德华只是广告中的一个角色作权法和广告法的角度来看,他没有责任的依据。
侵犯的各种权利
早在2018年,刘先生就独立创作并发布了一段两分钟的短片,将一辆新车开到崇礼滑雪。一家我们媒体使用这段视频来传播和收取汽车公司的广告费。我们媒体被有关法院判定赔偿刘先生5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是中国第一个使用短视频的广告侵犯权利的案件。
近两年是奥运年,一些企业的广告侵犯了奥运标志的专有权,以摩擦热点。去年,安徽马鞍山奥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一份报纸上使用奥运会和奥运会这个词作为广告口号。马鞍山市场监督局认定,当事人违反《奥运会标志保护条例》的规定,责令立即停止侵权,对房地产公司罚款10万元,对相关广告公司罚款10万元,对相关报纸罚款1万元。
其他公司的广告打边球,构成不公平竞争。在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户外广告牌上,模特手里拿着一个印有奢侈品牌字母和图案的包。法院认为,在巨大的广告中,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和耀眼的橙色突出了奢侈品牌包,提高了房地产的品味,故意利用奢侈品牌资源,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
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应尊重版权
对于屡屡出现的广告侵犯知识产权事件,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超认为,广告创意者创作意愿不强,宁愿去借鉴、拼凑网上现有的内容,甚至是直接抄袭、蹭热点,这是广告侵权屡禁不止的主观原因。
一位文案从业者开玩笑说,在广告电影的制作产业链中,文案承担着沉重的创意任务,但与商务和导演相比,薪酬差距相对较大,佣金较少。
熊超表示,相关法律逐年完善,保护力度也在加大。然而,广告侵犯知识产权时有发生。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侵权案件都是通过调解处理的,这减轻了当事人和司法部门的压力。然而,用金钱解决问题并不能起到有效的警告作用。
张洪波说:无论是公益广告还是商业广告,我们都应该尊重版权,并依法获得作者的授权。商业性质是否只是版权成本的考虑因素。
熊超认为,广告商、广告制作人和广告发布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提高员工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并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相关责任。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