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上海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89届新闻发布会。
农贸市场人员流动性大,防控难度大。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贸市场复商复市?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表示,农贸市场作为上海主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是市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主体多样化,交易量大,人员流动大,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现阶段要坚持疫情防控底线,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控制、分类管理的要求,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市。
刘敏介绍,将分类推进批发市场复市,实施一市场一计划。现场管理分区,合理控制在场人数,减少人员聚集。交易方式采用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对批发市场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对在职人员进行分类登记,每天进行一核酸 一抗原检测,正确佩戴口罩、面屏、手套等三件套,按岗位风险等级佩戴防护服。进入批发市场的人员应佩戴口罩,持有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测量体温,并进行一次抗原检测,无异常后方可进入市场。进入批发市场的车辆需要市场预约登记。对司机和乘客进行闭环管理,无需下车。对于进入批发市场的货物,市场应做好索证、索票和食品安全管理。同时,要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的三专、三证、四不准等疫情防控措施。此外,市场还应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和废物处置。
随着农贸市场有序复市,如何守住菜市场疫情防控防线?刘敏表示,要鼓励经营者在做好复市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集中采购,开展线上订购、线下送货或消费者自提。有条件的菜市场可以逐步恢复线下运营,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在入场管理方面,进入菜市场的人员应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持有核酸阴性证明和48小时内的健康码绿码,并配合测温。体温正常的人可以进入,入场后保持社交距离。对于不方便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菜市场应注册人员信息,确保查询和可追溯性。
下一步,我们将压实属地、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责任,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统筹防控农贸市场疫情,复工复市。刘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