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吗?
战吗?
如果你不能用正确的旋律唱这两句歌词的下半句,你肯定不是21世纪合格的冲浪者。
孤勇者。
用Sir后台粉丝的话是2022年的神。
要是仅仅一首流行歌的爆红,Sir当然,有讨论的兴趣。
然而,下一步的发展逐渐变得奇怪。
打开短视频平台,总能看到类似的画面:
在课堂上,小学生泪流满面,声嘶力竭;
大街,大人低声唱出上半句,旁边孩子猛一回头,最后上演街头大合唱。
互联网似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趋势:
王心凌男孩,男孩王心凌,孤勇者。
就连原唱陈奕迅也在网上纳闷。
当然。
勾起Sir好奇的不是赛博世界的大型猎奇场景。
但从这一现象中引申出的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是孤勇者?
为什么会变成儿歌?
以及。
当我们在这个时代疯狂呼唤孤勇者时,我们在呼唤什么?
01
不被理解的“孤勇”
首先要知道歌曲的来源。
《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的衍生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曲,由唐天、钱雷、陈奕迅演唱。
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很有故事。
例如,它的动机:
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英雄联盟》这个游戏,英雄对战MOBA竞技网游,目前最火的网游之一。
很少有人知道:
英雄联盟的玩家观众正在逐渐成人。
据最新统计,英雄联盟玩家的平均年龄是23岁,防沉迷系统的推出越来越少。
在此背景下,游戏开始跨境影视创收。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是游戏的衍生剧,讲述的是一个颇具古典色彩的亲人反目、姐妹对立的悲剧。它有着黑暗的基调,剧中有脏话、血腥的场面、令人不安的场景……
显然不是小学生的作品。
主题曲《孤勇者》就是在这样的基调下创作的。
简单说,这是一个关于边缘人挣扎求生的故事。
这种隐含亚文化孤独和逆转色彩的流行歌曲也与我们认知中以积极、活泼、乐观为主的儿童歌曲截然不同。
还有作者唐甜。
这是一段悲伤而鼓舞人心的成人往事。
作词人曾写过岑宁儿的《追光者》和王菲的《如愿》。
29岁确诊鼻咽癌。
她的偶像是陈奕迅,在病床上,她许下了愿望,想为陈奕迅写一首歌——《孤勇者》的灵感。
歌词也是唐天自己的写照:
一个不善言辞,独自走夜路的普通人,一个勇敢坚强的抗癌者。
综上。
无论是歌词、旋律、背景故事还是创作初衷,歌曲都是不是为儿童定制。
这更令人好奇。
卑微的梦想,底层人的奋斗,为生活而奋斗,为生活而奋斗……孩子们会对这些看起来沉重而黑暗的东西产生共鸣吗?
也许我们可以从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看到一些线索。
△ 腾讯视频颜值盘点官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
更不用说理解歌词背后杂含义。
很多跟着唱歌的孩子连完整的歌词都记不住,只是简单的重复高潮部分的几个字。
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的困境可见一二。
在短视频催化下,一首歌只要有几句流行歌词和洗脑旋律,就可以做成短视频病毒传播。
而《孤勇者》的高潮部分,恰好有小学生喜欢的元素。
战斗,热血,不服输,悲壮。
一句战争,他们体内的洪荒之力被唤醒和点燃。
是的,我们似曾相识。
《逆战》。
几乎相银河国际官网app下载同的模式,游戏主题曲,在逆境中战斗的精神……
现在调侃小学生唱《孤勇者》的90后,可能是当年忘我唱《逆战》的中小学生。
只是《逆战》出来的时候,短视频的旋风还没有刮起。
《孤勇者》可以说是坐在短视频时代的快车上,却被载入了意想不到的音乐蓝海。
02
不再新潮的儿歌
什么是儿歌?
中国儿歌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发展过程中,有三个特点:有趣、通俗、押韵。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位为儿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黎锦晖。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曾出演过王人美、周璇等歌手。
他认为,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最好方法是学习唱歌,所以他们创作了一系列仍曲。
兔子乖乖地打开门。
快开,我要进来。
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没人来……
后来,著名音乐家参与了儿歌的创作。
聂耳的《卖报歌》,宋杨改安顺本土儿歌《读书郎》……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儿童歌曲的创作达到了顶峰:让我们摆动双桨、小燕子、扔手帕、拔萝卜、春天在哪里和一分钱……看到歌名,熟悉的旋律已经在脑海中回荡。
然而,儿歌创作的真正巅峰出现在80年代和90年代。
此时,有专门的音乐家创作儿歌,如《采蘑菇的小女孩》、《种太阳》、《数鸭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儿歌也具有两岸交流的时代特征。
20世纪80年代,《奶奶的澎湖湾》引进大陆,《世界上只有妈妈好》以台湾电影《苦儿流浪》引进大陆而闻名。
《小螺号》是由第一批进入大陆的台湾流行音乐创作的原创儿童歌曲。2008年,这首歌还获得了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金曲奖章。
同时,动画片也的发展给儿歌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与现在不同。
当时的孩子:
追番动画,不分国界,百花齐放。
因为每个人的水平别不大,喜欢国产动画的人看动画城和大风车。如果你想看日本动画,有翡翠台和星空卫视。如果你喜欢看欧美动画,欢迎来到小龙俱乐部。
6月19日,写《让我们荡起双桨》和《风车》的乔羽离开了我们,但这些童年歌曲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大风车吱吱作响。
这里的风景啊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
这些频道承载着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和青春记忆。
1983年,广东电视台推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片《蓝精灵》,但其主题曲似乎比情节更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那山的海边
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聪明
他们调皮而敏感
他们自由地生活在绿色的大森林里
他们善良勇敢,互相关心
歌词充满画面感和朗朗上口的曲调,《蓝精灵之歌》很快成为当时大家唱的经典。
△ 蓝精灵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这是第一首由中国完全原创银河国际官网app下载的动画配套主题曲,获得了首届全国儿童歌曲作品大赛银奖。
经过蓝精灵的成功尝试,《花仙子》、《聪明的休息》、《阿童木之歌》相继创作,成为经典原创引进动画配套主题曲。
到1984年,伴随着激情的前奏,一位帅气的黑猫警长亮相。
啊啊啊 黑猫警长
啊啊啊 黑猫警长
森林公民向你致敬 向你致敬 向你致敬
智斗一只耳,打倒吃猫鼠,黑猫警长的英勇感染了电视前的每一个孩子。
很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黑猫警长》是一部科普动画,螳螂夫妇血腥的新婚之夜给那一代人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原谅Sir无法完成所有这些回忆。
经久不衰的《葫芦娃》、奇幻冒险的《邋遢大王》,严谨科普的《海尔兄弟》,让孩子们知道天高地厚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以及郑渊洁的一系列经典,《舒克与贝塔》和《皮皮鲁总动员》……
但进入千禧年后,儿歌创作逐渐陷入瓶颈期。
但在完全沉默之前,还有一个回光。
2003年,两部重要的动画作品带来了两首儿歌。
一部是《哪吒传奇》。
2019年上映的《哪吒》创下了国产动画票房纪录,真正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烙印的是敢于对抗命运和父亲命运的年轻英雄小哪吒。几乎每个孩子都为哪吒的故事流下了眼泪。
他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
他是他,他是他,他是他
朋友小哪吒
他就是他,他就是他。
少年英雄小哪吒
上天他比天要高
他比下海大
同年,另一部经典来自大洋彼岸。
动画城还推出了一系列美国动画片,名为《飞天小女警》。三个神奇的小女警成了罪恶克星,与各大坏作战,拯救世界。
而这首中文主题曲《放飞超能力》,也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火辣的女生力量:
花花 她为我们指明方向
泡泡 她就像一道光
毛毛 她很聪明也非常酷
他们是最好的
对抗恶势力
发出你的光
能量全开
谁有超能力
我们有超能力
不幸的是,这也是儿歌领域最后的繁荣。
在《孤勇者》之前,00后唱什么?
除了《喜羊羊灰太狼》的主题曲《别看我是羊》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同名主题曲,几乎没有动画片使用儿歌主题曲,都银河国际官网app下载开始流行音乐。
主题曲《神兵小将》是歌手王心凌演唱的流行歌曲《梦的光点》。
《宝莲灯》主题曲则是李玟的《想你的365天》。
《主题曲《虹猫蓝兔七侠传》也是一首颇具武侠气质的流行音乐,连歌名也早早提醒孩子们生命的短暂——《人生只有一百年》。
男儿有胆气
仗剑走天涯
女儿有剑心
柔情满山冈
七剑结合,我们相识相遇
为了一个美丽的家,我们互相看着……
在Sir看,正是因为我们长期鄙视儿歌的创作难度,儿歌才消失。
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
对于词作家乔羽来说,这是他创作的分水岭。
从这首歌开始,他再也不愿意在作品中充满悲伤。
他成长于战争年代,“我大概经历了太多痛苦,才不愿意表达痛苦,表达痛苦比经历痛苦更痛苦”。还引用莫扎特的话: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使全世界感到欢乐。
他希望新中国的孩子们能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并确定了自己儿歌创作的原则:
在艺术上,悲剧不适合术上,悲剧不适合儿童,培养儿童幸福的天性。
因此,孩子们在北海划船一天后,胸前的红领巾被微风扶起,这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所以,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乐的朋友。美丽的连接是美丽的,是美丽的抒情长卷,让孩子们游泳。
当然,这个例子是绝对的。
Sir也不想说明儿歌要隔绝忧愁和泪水。
但它确实需要创作者在内心把握一条分界线:
我们希望孩子是儿歌的主人,每一种感觉都符合年龄,滋养未来。
还是我们只是用儿歌来装载成年人的情绪,安慰自己?
现在的《孤勇者》,以及它的流行方式。
显然更偏后者。
03
谁变得幼稚?
与儿歌的消失相对应的是童年的消失。
从动画片中可以看出。
80后、90后动画片复杂多样,富有想象力。
而且长大后往往冲击更大,收获更多。
黑猫警长黑白暧昧,哆啦a梦神奇道具下平凡的人生智慧,哪吒少年勇气背后的世俗牢笼……
那些卡通主题曲更像是刻在80后和90后童年的背景音乐,陪伴和滋养他们银河国际官网app下载。
如今,动画片几乎干净、无菌、扁平。
因为老鼠是“害虫”、老虎是保护动物,所以通通不能出现在电视上。
只剩下熊、羊、猪了。
红狼不会用锅打灰狼,狼和羊和平相处;秃头强壮不再砍树,熊熊一起保护森林;小猪佩奇不会踩水坑,每个人都成了诚实的好孩子。
与童年的消逝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长大后回顾过去的空白。
有人说,中国儿歌失声的原因是很难实现。
不赚钱的儿歌当然被冷落,以至于沉默。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更加矛盾的现象。
成人娱乐,不断被幼稚。
儿童音乐世界,又遭受了成人的入侵。
流行的神曲迅速侵入儿童世界。口语歌词和洗脑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耳膜。《小苹果》、《青春修炼手册》、《海草舞》、《学猫叫》……这种唾液歌曲和网络热歌已经成为儿童世界的流行标杆,取代了儿童歌曲的正统地位。
后来,在二次创作的加持下,《你笑起来真好看》、《听我说谢谢》等新时代儿歌也成为了现象级儿歌,失去了儿歌的意义,反而迫使流行。
这是成人世界的粗暴。
但以安全和保护为名。
但是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呢?
Sir想起曾经做客《毒舌》的大朋友彭磊。
前段子吵得沸沸扬扬的某小学生教材插画事件中,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在5月底似有触动地发了两条微博。
一个,介绍他的父亲彭国良,上世纪80年代非常有权势的儿童漫画家,发表了许多系列连载(如《小狗乖乖》等),影响了一代人。
儿子说现在看我爸的作品还是超有活力和创意的,他永远追不上。
另一个,说老人对儿子创作的漫画感兴趣IP咪咪和嘎嘎改造了,于是两个可爱的东西被邀请进入中国水墨画,就像周杰伦进入天蓝色的烟雨一样。
新裤子叹了口气:(爸爸)不像他们画生活中的鸡毛和空虚的孤独,生活真的有丰富的经验会看不起现实,忽视浑浊的河流。
Sir答案似乎找到了:
拉长生命,老人和孩子应该是最了解对方的人。
前者不是千帆,越懂得童心的价值和脆弱;后者是小荷露尖角,愿风雨打花心晶莹剔透。
儿歌也不例外。
当净化和污染结束时,童年就结束了,所以世界上出现了奇怪的错位。
儿童被迫早熟,成人不断降智。
而这种错位,如今被儿歌和孤勇者无限放大。
有句流行语这样调侃这种错位:
对小学生来说太幼稚了,对像我这样成熟的成年人来说恰到好处。
现在想想,也许不是玩笑。
尼尔波兹曼早就在《童年的消逝》中说过:
我不得不看着孩子的天真、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的坏面孔,这是悲伤和尴尬的,尤其是悲伤的。
当然,现状并没有那么悲观。
Sir觉得声嘶力竭唱“儿歌”的背后,更多是一种闷在胸口里的失语。
当那些充满希望的祖国花朵渴望克服困难的童话故事时,他们被歌词和旋律中动人的情感所感动。
大喊着——去吧,战吧。
然而。
对于那些已经去过那里很久了,战过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
现在看看手上生锈的剑,身上破旧的盔甲,银河国际官网app下载看着自己梦寐以求的梦被删除得面目全非。
没有人有资格教育任何人。
那么,最好一起缩在语意模糊的安全区,同声附和。
不管前面是什么,先去,先战。
毕竟到了最后。
光暗中,无论死活,都是英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络
编辑助理:哆啦K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