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话费积分的使用寿命合理吗?
记者调查消费积分
调查动机
最近,一些读者打电话咨询:他们的手机电话费积分过期了,积分设置的使用寿命合理吗?据了解,读者有1万多分过期,过期前,电信运营商有短信通知,他觉得没有合适的礼物交换,然后忘记了,最近发现积分过期。
为吸引顾客、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黏度,近年来,很多企业、商家都推出了积分制,即消费一定金额赠送、奖励相应的积分,积累满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抵扣部分消费金额等。很多人平时吃喝玩乐都会用到积手机365体育投注分。
那么,除了积分设使用寿命外,积分还会涉及哪些问题呢?消费者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周 斌
“您有积分将在本月底过期,请抓紧时间兑换……”
不久前,住在江苏省常熟市的尹航收到了电信运营商交换电话费积分的提醒。于是他打开了App里面的积分商场用积分兑换了两袋洗衣液和几十元电话费。但也有少量的积分,没有合适的商品可以兑换。咨询客服后,被告知不用完就会过期,不能累积到下一个周期。
这些积分是我通常的消费收入,这是我的东西。为什么商家要设定使用期限?他说过期了就过期了?尹航不明白。
《法治日报》记者最近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怀疑积分设置的使用寿命是否合理外,许多消费者对一些积分过期前没有提醒、过期、交换困难等问题表示不满。
积分商业运用广泛
商家可以设定使用期限
目前,许多企业使用会员系统来吸引消费者,消费是礼物,奖励积分。从使用电话费到刷卡消费,从网上购物到旅行购票,积分系统已经涉及到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安徽省滁州市李婷(笔名)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喝某个品牌的奶粉。每次买奶粉等商品,网上商城都会给她一个积分。今年6月,当她登录商场准备用积分兑换礼物时,她手机365体育投注发现1万多分已经过期。
我以前不知道有过期的说法。通常,我会推一堆短信,当积分到期时,我会保持沉默。李婷告诉记者,她向客服报告后,得知积分过期后只能过期,无法补救。到期前,商家没有提醒,积分是我花钱买的。为什么商家要规定期限?
在采访中,许多消费者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积分到底是什么?企业能否设定使用期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认为,该积分具有财产属性,属于消费者财产。
石佳友表示,积分制是商家单方面赠与的促销手段。如果设定交易条件,可能构成合同,积分兑换为商家承诺,具有约束力。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商家应诺。
积分的法律属性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而是由积分发行人和用户的意思自主约定。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是商家对消费者的承诺,使得积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属于消费者的虚拟财产。任超说。
受访专家认为,商家能否设定使用期限是合理合法的。
北京德恒(苏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建荣表示,常见的消费积分促销措施,属于法律礼品,当消费者满足商家提前设定的消费条件时,商家以积分的形式给予消费者,消费者接受,双方达成赠与合同。
商家可以为积分兑换设定有效期。根据《民法典》第160条的规定,商家可以在赠与积分时附上终止期限。期限届满后,赠与行为无效。孙建荣分析说,但在设定有效期时,商家应充分考虑保护消费者正常使用积分,避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黄龙毅认为,商家设定积分到期制度可视为格式合同,内容为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第五条的自愿原则和第四百六十五条的有关规定,该格式合同有效。商家可以规定如何处理积分到期的内容和积分。
设定合理的使用期限
不可抗力应延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积分过期的情况随处可见。很多消手机365体育投注费者提出,不是因为不想用,而是因为商家没有过期提醒、设醒、设置使用寿命太短、疫情影响。
来自广东的李瑞告诉记者,今年6月,当他打开一个在线购物中心时,他发现他的3万多分突然减少了1万多分。打电话给客户服务部后,他知道1万多分已经过期了。商家以前从来没有明确告诉过我积分会过期。我只能在商场界面上看到总积分,没有积分有效期或到期的信息,也没有电话或短信提示。
这过1万分的价值超过100元。我向客户服务部报告了这种情况,但客户服务部认为这是我的问题,并没有及时关注积分的使用寿命。李瑞愤怒地说,提醒和告知是企业的义务,为什么要让消费者承担损失?
积分的有效期构成赠与合同的内容,属于格式文本,因此商家应在第一次赠与时向消费者提供明显的提示和解释,并获得消费者的同意。孙建荣说。
黄龙表示,根据《民法典》,包括积分使用期限在内的条款涉及消费者利益的,应显著通知或提醒消费者注意,确保消费者在消费时充分了解。如果商家没有履行提示和通知的义务,导致消费者没有注意到上述条款,消费者可以声称上述条款不成立,对消费者没有法律约束力。
最近,上海的林女士也在为积分过期而与商家进行拔河。她以前经常光顾一家品牌的娃娃店,每次消费后都会在会员卡上加分。由于前段时间上海疫情,商家规定积分有效期只有3个月,导致大量积分过期。林女士反复向客服反映,多次上诉,但仍未能获得积分延期或补偿。
对此,石佳友表示,根据商业惯例,商家有权为积分设定使用期限,但应设定合理的期限。例如,大多数消费者不会频繁乘坐飞机,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满足交换里程的最低要求,因此积分的使用期限应至少设定在2年以上。
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出发,商家应在积分到期前一个月提示。如遇疫情等不可抗力,积分使用期限应延长。石佳友说,这样做对商家来说没有技术障碍,也是他们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此外,在现实中,由于商业系统升级、系统错误、规则不明确等非消费者个人原因,积分过期和减少。
今年3月13日,天津市河西区的赵女士在一家网上商城给自己买了一份生日礼物,总共花了430元。根据网上商城的积分规则,生日当天的消费可以得到双倍的积分,即860分。但几天后,赵女士离线取货时只得到了430分。客服表示,提货当天不是生日,不能加倍积分。赵女士无法理解这个解释。
来自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时对类似产品选择品牌的原因,是看到积分和积分交换,他们努力积累积分,现在积分说过期,说减少,他们的权益损失很大,企业的不诚实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积分兑换隐藏套路
依法收集证据维权
除使用寿命外,通过积分兑换理想商品也不容易。
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女士在一家在线购物中心兑换了20元的礼品券,发现她的地区不支持礼品券的使用。在交换页面上,没有提示哪些区域可以使用,也没有一旦交换,就不能退还的警告。
“已经兑换的礼品券既不能下单也不能退回,相当于自己白白浪费了大量积分,明摆着是让消费者吃哑巴亏。”刘女士说。
来自安徽省滁州市的张耀并不担心没有积分,而是不能使用它。他使用信用卡多年,有很多积分可以兑换,但他想要兑换的商品一直处于无货状态。还有一些商品,商家设置了抢劫,经常立即被抢劫。张耀告诉记者,他多次向客户服务部门报告了这个问题,对方一直说:商品将不时更新。
也有很多消费者向记者抱怨:单纯用积分商品的情况越来越少,积分 现金兑换商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怀疑积分是否真的抵消了部分金额?
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河南省信阳市消费者杨女士报道,她通过积分商城买了一瓶1kg页面显示的洗衣液需要支付683分 24.17元现金。在洗衣液的网上自营店,买同样的商品只需要23元.8元,积分后的价格比正常购买价格贵。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手机365体育投注银江分析说,这是由于部分商家的积分规则不够公开透明,规则制定不够明确,争议都是由商家最终决定造成的。此外,这也与一些积分的获取和交换过程过于复杂,一些企业甚至故意设定额外的条件,导致一些消费者只是放弃自己的权益有关。
如何进一步手机365体育投注规范积分制?
任超认为,商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过期积分做出合理判断。商家告知、消费者已知或者应当知道过期清算规则后,消费者只因自身原因错过积分活动的,商家不得延期或者赔偿;但是,因商家原因或客观因素不能使用的,商家应当提供积分延期和补偿服务。
陈银江建议,企业在制定积分规则时,应公平合理,考虑双方的利益,不能设置过高的交换门槛,特别是不能设置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限制交换,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了提前通知消费者积分规则,提醒消费者到期前,还应畅通售后服务渠道,方便消费者及时协商解决问题。
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地为积分而冲动消费。在使用消费积分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商家制定的积分规则。如权益损害,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依法保护其权利。陈音江说。
任超认为,由于商家或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地位强于消费者,事实上,消费者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空间,要么接受,要么选择离开。甚至可以说,一些消费者的接受和同意也是一种被动的同意。因此,向平台客户服务部门报告积分问题可能没有效果。消费者认为权益受损的,建议依法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报告并保护其权利。
如果消费者用积分兑换的商品有问题,也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三包规定。消费者可以根据正常购买商品或服务来主张自己的权益。也就是说,如果积分兑换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也可以要求商家依法履行保修、交换、退货政策。陈音江说。 【编辑:宋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