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公司只愿赔偿2000元
上海浦东法院裁定,快递公司未履行合理提示义务,需赔偿16万元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单价超过1000瓶的250瓶威士忌从上海运到广东,车辆意外着火,货物全部损坏。快递方要求全额赔偿,快递公司表示只能按保险条款赔偿2000元。谁来承担损失?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快递服务合同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快递公司未以合理合理的方式提醒寄件人注意赔偿限额条款,并酌情爱游戏app官方下载判决原告爱游戏app官方下载某贸易公司赔偿16万元。
贵重货物运输中的损坏
2021年6月,原告的一家贸易公司需要将250瓶英国进口威士忌从上海运到广东,以履行与客户的货物采购合同。贸易公司员工孙在网上向被告的一家快递公司下单。
下单当天,快递公司快递员彭接到订单后,前往贸易公司仓库签收威士忌,完成包装。孙通过微信向快递公司支付了980元运费和16元保险费。
然而,在收到货物后的几天里,收件人联系了贸易公司,说他还没有收到货物,快递物流信息仍然停留在订单第二天发货的链接中,再也没有更新过。孙立即联系了快递公司。经查询,工作人员告诉孙,装载孙发货的卡车在下单后第二天从上海到江西的途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和起火。包括250瓶威士忌在内的货物全部损坏。
根据贸易公司与乙方签订的货物采购合同,如果货物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交付给客户,或发生任何损坏、损失、变质等问题,甲方应全额退还乙方总付款26万元以上,并补偿乙方5万元的违约金。
贸易公司认为,他们未能履行货物采购合同的原因是快递公司在运输货物时意外损坏爱游戏app官方下载货物。因此,在完成乙方的退款和赔偿后,贸易公司向快递公司提出了31万元以上的赔偿要求,包括付款和赔偿。
然而,快递公司认为货物在运输事故中损失,这种普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孙默认检查界面电子运单合同条款保险条款,所以快递公司只能赔偿孙2000元,并退还孙实际支付996元快递费。
有价值的威士忌被意外烧毁,应该全额赔偿还是按保险金额赔偿?贸易公司和快递公司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最后,贸易公司于今年1月起诉快递公司,要求浦东法院命令快递公司返还运费996元,并命令对方赔偿货物价值和总损失318380元.74元。
快递公司坚持保险赔偿
浦东法院于2022年1月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对本案进行公开审理。
在审判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就贸易公司是否属于案件的合格主体和快递公司是否适用保险赔偿条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被告在审判中辩称,本案涉及的快递寄件人不是原告贸易公司,而是孙,原告不是本案的合格主体,不能向快递公司提出赔偿。
此外,被告还指出,在快递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是整个快递行业的普遍风险,被告对孙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坏没有重大过错。被告收取996元运费,但承担原告价值30多万元的赔偿风险,明显违反了公平原则。
原告贸易公司表示,快递寄件人孙是贸易公司的员工,订单的目的是履行公司的货物采购合同,而不是个人行为,贸易公司有权要求被告赔偿。
据孙回忆,他在2021年6月在网上下单时,并没有检查阅读并同意电子运单合同条款,也没有进行输入保价金额的操作。
对此,被告快递公司表示,孙某在快递前检查了同意本条款,不再提示的按钮。因此,在下单过程中,系统默认孙某检查了保险服务,但孙某仍可点击电子运单合同条款按钮查看条款内容,或重新声明货物价格,更改保险金额。因此,被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当孙在2021年6月发送威士忌时,小程序界面要求所有大件都需要保险。默认最低保险金额为2000元,但孙没有改变威士忌的价格和保险金额,而是使用了系统默认选择的金额。因此,快递公司只能根据当时确定的保险金额赔偿孙2000元。
双方应承担责任
浦东法院经调查审理,认为寄件人孙是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邮寄履行合同使用的威士忌属于职务行为,本案中焚烧的威士忌属于原告的物品,因此认定原告贸易公司是本案的合格主体。
在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形成了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负有妥善保管并将货物安全送达指定收件人的义务,现货物在运输途中毁损,无法完成递运,快递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指出,本案涉及的赔偿限额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快递公司是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应当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与其有重大利益关系的条款。被告的在线程序默认不再弹出条款提示,因为检查了条款,没有履行通知义务,被告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原告注意条款,因此法院认定本案的赔偿限额条款不能成为快递服务合同的内容。
此外,作为一家商业企业,原告贸易公司应如实告知被告货物的价值,并选择更安全的服务类型,但原告贸易公司的员工未履行合同的附属义务爱游戏app官方下载,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综上,法院结合双方各自过错程度、合同履行爱游戏app官方下载情况等因素,酌定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6万元,并返还原告运费980元及保价费用16元。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没有告知货物的实际价值,快递公司也没有明确提示格式条款,而是直接检查了消费者的默认条款,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本案的主审法官陈说。但无论如何,快递公司都有义务确保寄件人货物的安全并及时交付。 【编辑:宋宇盛】